怎么样认定跨国企改制前后贪贿犯罪

点击数:533 | 发布时间:2025-06-03 | 来源:www.hexiaomi.com

    司法实践中,因为一些国有企业改组,致使营运管理职员主体身份发生变化。对国企改组期间发生的职务犯罪,怎么样认定罪与非罪、一罪数罪、追诉时效,保证正确适使用方法律,值得探讨。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第17号司法讲解规定,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职员,除受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以外,不是国家员工。国有控股包含国有参股企业?公司?,其性质是不是是国有企业,其管理职员是不是是国家员工,在实践中存在肯定分歧,该司法讲解的颁布,有益于结束纷争,统一执法。但,从若干起跨国有企业改制前后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来看,在怎么样正确适使用方法律上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

    跨越国有企业改制前后的贪贿犯罪是实质的数罪

    行为人连续推行非法收受别人财物的行为,在企业改制前,行为人的身份为国家员工,对其收纳贿赂的行为,应根据纳贿罪定罪处罚,但在企业改制后其身份又变为公司企业职员,对其收纳贿赂的行为,应根据公司职员纳贿定罪处罚。仅仅由于司法讲解改变其主体身份即引起了犯罪性质的变化,前后行为是属实质性的一罪还是数罪呢?这在罪数理论中还是个空白。类似的规定有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12月2日下发的《关于跨越修订刑法推行日期的继续犯罪、连续犯罪与其他同种数罪应怎么样具体适用刑法问题的批复》。该《批复》规定:对于开始于1997年9月30日以前,继续或者连续到1997年十月1日未来的行为,与在1997年十月1近日后分别推行的同类型数罪在新旧刑法都觉得是犯罪且应当追诉的状况下,应当一概适用修订刑法一并进行追诉。对于修订刑法比原刑法所规定的构成要件和情节较为严格,或者法定刑较重的,也应当适用修订刑法,但在提起公诉时,应当提出酌情从轻处置建议。《批复》即是所谓处置“跨法犯”的规定。跨越国有企业改制前后的贿赂犯罪?简称“跨改犯”?能否参照“跨法犯”处置呢?

    笔者觉得,“跨改犯”与“跨法犯”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不同。相似之处在于:(1)前行为和后行为的犯意相同;(2)前行为和后行为存在着本质上的联系和连续;(3)行为都跨越某个特殊时间并在罪名和处置上带来某些变化。区别在于:(1)“跨法犯”中的犯罪属连续犯,而“跨改犯”中的犯罪行为在时间上虽有连续,但前后行为相对独立,并不是连续犯。所谓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同一犯意,连续多次推行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跨改犯”虽然行为人犯意相同,连续多次推行的行为性质相同,但触犯的却是不一样的罪名。(2)“跨法犯”的行为,前后罪名相同或虽然罪名不同,但前后行为属同类型数罪。如在修订刑法前的寻衅滋事犯罪行为罪名为流氓罪,而修订刑法后将寻衅滋事独立成罪,尽管罪名不同,其犯罪构成要件并无不同。而“跨法犯”的前后两罪,由于司法讲解改变了对犯罪主体和侵害法益性质的需要,使得本来具备本质联系的相同行为有了实质性有什么区别。如国有公司管理职员纳贿和国有控股?参股?公司管理职员纳贿,前者适用《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后者则适用《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无论在犯罪主体、侵害的客体上,都有实质性有什么区别,而犯罪主体和犯罪客体都是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要件,也是不同此罪与彼罪的惟一标准。因此,“跨改犯”属实质性两罪,不可以参照“跨法犯”处置,而应分别定罪,数罪并罚。

    不应将不构成犯罪的两种行为简单相加升格为犯罪

    行为人改制前或改制后的犯罪行为,均没达到贪贿犯罪立案数额需要,但总数额却达到任何一个罪名所需要的数额。对如此的行为是不是作有罪处置、怎么样处置分歧非常大:一是无罪论。觉得既然前后行为都不构成犯罪,就不应作犯罪处置。二是相加论。觉得行为人的行为故意内容一致,行为本质相同且存在着连续,不应机械割裂,应将数额相加以任何一个罪名追究其刑事责任。

    [1][2]下一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